【来源:2013年09月01日来源:光明日报 | 发布日期:2013-09-02 | 作者:纪委 】 【选择字号:
大
中
小】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现阶段“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高校而言,该问题则突出表现在基本建设领域。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具有资金密集、利益驱动大、角逐激烈等特征,牵涉到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地质勘探、施工图设计审查、工程开工、基础验收、主体验收、竣工验收、工程结算决算等诸多流程环节,涉及数十个决策、审批环节和程序,每个环节都存在权与利的博弈。在此背景下,不少高校的基建工程领域成为腐败“重灾区”。如何从源头上专项治理高校基建工程领域的腐败问题,构建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已成为当前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重中之重。
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分析
转型时期高校基建工程领域腐败的源头,往往来自于高校文化、制度、监督惩处及其延伸出来的思想道德风险、岗位职责风险、制度机制风险及外部环境风险。思想道德风险是廉政风险的内在主观因素,包括个人政治追求、道德诉求、文化素养、心理素质等是否可能出现偏差,因此,思想道德防线是拒腐防变的有效“防火墙”。岗位职责风险是产生廉政风险的“前提条件”,因为只有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才可能产生廉政风险,而且岗位职责风险越大,可能产生的廉政风险就大。业务流程的设计不科学、执行不规范、制约不到位,就可能产生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的风险,成为产生廉政风险的“催化剂”。制度机制如果缺失或不到位,权力就会失去必要的制约、制衡和监督,就难以被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在这个意义上,制度机制风险是产生廉政风险的“必要条件”。在社会转型期,不同的利益群体并存,多元价值观念并存,都对高校的发展产生了一定影响,加之高校基建领域本身就是“糖衣炮弹”狂轰滥炸的“重灾区”,使腐败案件高发、易发、多发,因此,外部环境风险成为产生廉政风险的客观因素。
因此,在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应主要针对权力运行中的廉政风险点和监督管理中的薄弱环节,分析查找来源于思想道德、岗位职责、工作流程、制度机制和外部环境等五个方面的潜在腐败风险,采取前期预防、中期监控、后期处置等措施,将可能发生的腐败行为作为一种风险进行有效控制,对预防腐败工作进行规范化、系统化循环管理,逐步建立起覆盖高校内部基建工程管理领域各个岗位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如何构建高校基建领域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深挖细抠风险点。查清找准廉政风险点是基础,否则廉政风险防控就没有针对性。要遵循权力运行规律,以业务流程为主线,从工程项目决策、招投标、合同管理、施工过程管理到项目财务管理,按照部门及岗位职责和业务流程,将风险点的排查落实到具体责任人。要注重方法,采取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原则,通过“自己找、大家提、组织点、群众议、集体定”,界定岗位职权、评估制度措施、分析工作方式、类比相近岗位,认真分析并查找出可能存在的风险内容及其表现形式。要深挖细查,对照履行岗位职责、制度的执行情况,按照“无盲点、无断层、无缝隙”的排查要求,从排查出的问题入手、从典型案例暴露出的问题入手、从关键环节存在的主要问题入手,把握反腐工作规律,深挖细查风险点、防控关键点和制度薄弱环节,逐一排查登记,找出难点和问题所在,评定相应风险等级。
抓好五个关键点。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开展工程建设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工作的意见》,切实抓好五个关键点。一是抓好项目决策,进一步完善和推行工程项目决策咨询、专家评议、教职工参与制及合法性审查、科学民主决策等流程,防止因决策不科学、信息不公开而造成形象工程、政绩工程。二是抓好招投标工作,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制定工程招标、考察、合同会签与签订管理办法,贯彻实施《标准施工招标资格预审文件》《标准施工招标文件》,加强学校纪委、审计、财务等相关部门的全过程监督,防止规避公开招投标、排斥其他潜在投标人、招标代理违规、围标串标、转包和违规分包等腐败行为。三是抓好质量监督工作,实行建设施工及监理单位实名制管理,加强对工程设计变更论证、审批和现场签证管理与监督。四是抓好资金拨付,建立健全工程款支付管理办法和审批程序,规范待摊投资支出、主体工程支出的付款限额,完善支付申请、工程进度决算书的手续,防止违规支付工程项目款。五是抓好工程竣工验收备案,通过严格执行《教育部直属高校及事业单位基本建设项目竣工财务决算管理办法》制度和程序,切实加强工程款结算管理,建立安全保障运行机制。
精心布设防控点。要以“控得住”为核心,在对策措施、控制制度等方面切实做到管权、管事、管人、管用,并采取强有力的监控手段,逐条对照落实。要紧紧抓住权力运行的“关节点”、内部管理的“薄弱点”、问题易发的“风险点”作为防控点,加强纪检、监察、审计、财务对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工程的监督检查,严密布控防控点,拉紧防控预警防线,精心编制架设防控网络。
如何充分发挥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效能
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是高校反腐倡廉建设的新课题,需不断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在不断完善机制建设的基础上,从抓好以下三个要素入手,充分发挥高校基建工程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机制的效能。
统一思想认识、党政齐抓共管是发挥机制效能的重要前提条件。高校基建领域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内容新、任务重、要求高,各级党委行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领导班子成员认识统一,是做好工作的重要前提。开展基建领域防控工作涉及多个单位和部门,工作的开展必须坚持党委行政统一领导、纪检监察部门组织协调、防控主体积极实施、全员参与监督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是发挥机制效能的关键。规范领导干部的廉洁从政行为,要精心布设防控点,着力在“防得住”上下功夫。要以创先争优、作风建设、职业操守、廉政警示教育等为主要内容,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优势和制度的预警机制,夯实领导干部的思想道德防线,树立崇廉尚洁的从业基本品格,使其“不想腐败”。要不断提高防控科学化水平,不断完善机制体制,从顶层设计、决策议事、核心业务、保障制度等方面入手,弥补防控的“漏洞”和制度的“短板”,使其“不能腐败”。要加强监督监察、惩处力度、严格问责制等,使其“不敢腐败”。要加强源头改革,通过规范职务消费、福利待遇等手段,使其“不必腐败”。
加强校园廉政文化建设是发挥机制效能的保障。高校廉政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道德文化建设在高校的集中体现和反映。要通过营造“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校园风气和健康、和谐、廉洁、文明、先进的校园文化氛围,教育引导领导干部“常修为政之德,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激发其坚定理想信念的正能量,使其成为自觉抵制腐败的坚强捍卫者。
(作者,陈大伙,系中国民航飞行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本文系民航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试点项目“探索基建工程项目管理风险内部控制的方法和途径”的阶段性成果)